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501-2000人 公立 (三甲)

8人

 100

2025.3.17-2025.4.16

已结束

全职博士后(感染与肝病研究院):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理学、病原微生物、免疫学、生物信息学等医学、药学、生物学相关专业
全职,社招
博士起
解决食宿免费住房
招聘要求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与肝病研究院全职博士后招聘启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与肝病研究院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15-20名,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感染与肝病研究院简介

感染与肝病中心是我国西部地区传染病学重要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传染病学(内科学)为首批卫生部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首批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感染病科)。该中心具有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独立的传染病专科楼,1-6楼开展临床治疗,具备传染病救治先进理念和技术,建立了多学科融合的现代传染病防治体系。7-10楼实验室开展和承担重大传染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等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围绕传染病发病机制、诊治和防控策略等一系列技术与前沿方向,在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新冠肺炎等发病机理、预警预测、治疗应答和临床转归获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具备固定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实验平台、临床研究队列、长期随访中心体系和生物样本库等支撑条件。

感染与肝病中心先后承担和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传染性疾病重大专项,近年来在相关专业领域杂志Nature medicineJournal of Hepatology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等发表200余篇高水平论文。以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我国重大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为研究目标,持续开展高水平研究工作,研究特色突出,其中New Switch研究开创性提出了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功能性治愈的全新概念;面对2019年新冠疫情,系统评估了基础疾病人群接种灭活疫苗后的抗体应答和免疫变化,以及Omicron突破性感染后的临床和免疫特征。感染与肝病中心也是《中华肝脏病杂志和《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JCTH)的承办单位和编辑部所在地。两本杂志分别于2019年、2022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卓越期刊梯队期刊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

二、学术带头人及合作导师简介

任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重庆医科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学科带头人,国家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总编辑。长期从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转归及相关发病机制研究,先后主持和承担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传染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多个项目。主编或参编《传染病学》等论著8部。研究成果分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黄爱龙,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传染病学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江学者特岗教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连续牵头多个传染病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长期从事感染性疾病发病机制和综合防控研究,在乙肝病毒复制调控、耐药机理、抗病毒药物筛选及相关肝病的发病机制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在Nature Medicine,Cell Metabolism,Journal of Hepat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17篇,他引13798次,单篇最高他引7302次,入选高被引论文7篇。获国家III类医疗器械证书3项,国家发明专利38件,省部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4项。

唐霓,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负责人,重庆市中青年医学卓越团队负责人。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 Metabolism,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EMBO Journal等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60篇,包括高被引论文5篇,入选“Elsevier中国金色开放获取高下载论文学者;连续参加多项传染病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先后主持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特等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件。现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代谢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Genes&Diseases执行副编辑,JCTH编委。获得2021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以课题骨干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和全国工人先锋号。
彭明利,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肝纤维化发病机理及药物研发,将药物再利用、中药二次开发、网络药理学等策略用于肝纤维化/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药物的筛选与发现,老药新用取得突破,正牵头探索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治疗新策略。近五年,主持十三五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重症乙肝早期精准诊断方案的优化与扩大应用),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纤维化)。研究方向:1.肠肝轴与肝脏疾病;2.肝纤维化/脂肪肝治疗性药物(中药二次开发);3.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机制与治疗(老药新用)。致力肝纤维化/肝硬化,脂肪肝、肝衰竭药物研发与转化,助力解决肝病领域的临床需求。
刘春刚,研究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长期从事基于细胞表观遗传和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探究复杂疾病转归的共性病理生理机制及靶向治疗。获A*STAR Career Development Award of Singapore,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首届重庆市中青年医学卓越团队领衔专家,首届重庆市卫生健康突出贡献青年科技工作者,第四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基础医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大科技人才项目“揭榜挂帅”A类项目负责人。近年来累计发表SCI论著20余篇,总引用次数1100余次,H-index 16;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Hepatology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Cancer Research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论著10余篇;主持新加坡海外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等各类人才及科研项目13项;申请国家发明6项,已授权3项。担任国家卫健委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评审专家、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评测监测专家。

殷文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研处科研平台管理办公室主任。入选重庆市教委“巴渝学者青年学者”人才计划,担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1.各类肝脏疾病(乙肝,肝损伤,缺血再灌注等)的免疫学发病机制。2.脓毒血症免疫学发病机制。3.特殊饮食模式(禁食,生酮饮食,高盐饮食等)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HepatologyAntiviral research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张大志,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教育技术科研成果一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教书育人楷模称号等。参与《传染病学》课程建设,该课程先后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教育技术科研成果一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传染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及治疗,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2项,以子课题牵头人等身份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传染病重大专项“十一”“十二五”“十三五”课题滚动资助,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先后在国际国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收录20余篇。

石小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会肝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卫生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评审专家、国务院传染病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重庆市援鄂抗击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从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终末期肝病的诊治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参加“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一系列科研项目的工作。获重庆市和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内外首先进行了拉米夫定联合长效干扰素序贯治疗耐药病例的研究。

三、博士后待遇

1.全职博士后在站期内,实行年薪制,根据岗位分为A:55-103/年,B:40-88/,C:30-78/年。AB岗为3年期,C岗为2年期。站中可申请岗位调整。且根据科研产出,享受与职工同等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奖励。

2.医院提供科研启动金:A60万,B:20万,C:10万。

3.博士后在站期内,提供1套博士后公寓拎包入住或2000/月的标准住房补贴。

4.博士后在站期间,满足相关条件可申请站中进编。

5.可参照相关规定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6.博士后在站期间申报或直聘医院“宽仁英才”项目,入选后可获得10-25万元科研经费以及500-1000/月的人才津贴。

7.博士后出站留院后,可申请医院人才培优项目,入选后可享受不低于300万元的经费资助。

四、叠加项目资助

获批各类博士后资助项目者,除享受基础年薪外,叠加享受上级部门项目资助经费,医院另外叠加资助最高20/年。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项目:

1)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即国家“博新计划”),资助标准为每人28/年,国家资助2年;科研启动金8万元。

2)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BC档,B档:每人18/年,C档每人12/年,国家资助2年。

3)重庆市“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人社局给予每人两年60万元的资助,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

4)“香江学者计划”。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3.92万港币(约合36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付获选人员在港期间的生活开支、住房补贴、医疗保险、科研补助及往返旅费等。

5)“澳门青年学者计划”。资助经费为每人36万元人民币和42万澳门币(约合36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获选人员在澳门期间的生活开支、住房补贴、社会保险以及往返旅费等。

6)重庆市博士后国际培养交流计划项目。重庆市人社局资助30/两年,15/年。

五、入站条件

1.专业要求: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理学、病原微生物、免疫学、生物信息学等医学、药学、生物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年龄在35岁以下,可全职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A岗:在IF20且分区1区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1篇,或者在IF10且分区1区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2篇;

B岗:在IF7且分区2区及以上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1,或者在IF5且分区3区及以上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2篇;

C岗:在IF3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过科研论著1篇。

(以上作者身份均要求为独立第一作者或共一排一,分区均为中科院分区,条件优秀者可一事一议)

3.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对学术有追求和钻研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

4.人事关系与档案须转到我院管理。

六、合作导师联系方式

请申请人将如下材料的压缩包发送至意向合作导师邮箱:

任红:renhong0531@vip.sina.com

黄爱龙:ahuang@cqmu.edu.cn

唐霓:nitang@cqmu.edu.cn

殷文伟:yww@cqmu.edu.cn

彭明利:300618@cqmu.edu.cn

张大志:300595@hospital.cqmu.edu.cn

石小枫:300586@hospital.cqmu.edu.cn

刘春刚:n.l007@163.com

邮箱主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重医附二院感染与肝病研究院+姓名”,申请材料包括:

1.完整的个人中文简历(PDF),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和自我评价、主要科研技能、过去科研总结等,统一成PDF文件。

2.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证明扫描件(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的候选人提供相关说明)。

3.代表性成果全文。

4.其它能够说明科研和工作能力的材料。

七、人事处联系方式

博士后相关政策请咨询人事处

联系人:易老师、张老师电话:**

招满为止,有意请电话咨询

关注康强微信公众号
接收医院招聘通知
一键关注
公立医院招聘公众号:kq3633 复制一键关注
联系方式
  • 人事处 易老师、张老师去报名  看微信免费
  • 023****8203  免费看电话
  • www.sahcqmu.com/
  • 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渝中院区)导航
  • 0
  • 0
  • 单位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前身为始建于1892年的重庆“宽仁医院”,是一所横跨三个世纪的百年老院。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医院逐步形成了“关怀、专注、创新”的办院理念,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现有2个院区(渝中院区和江南院区),编制床位2580张,最大开放床位3500余张。
    渝中院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临江路74号,坐落于重庆CBD中心——解放碑,占地14.5亩。为“宽仁医院”原址,发展至今已有130年。2018年7月,江南院区正式运营,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天文大道288号(茶园新区),总建筑面积25万方,投资超十九亿,共有医疗综合楼、感染与肝病中心、科教楼、全科住培基地楼4栋大楼。2021年12月,渝中院区旧貌换新颜,3.2万方魁星楼门诊正式开诊,医院诊疗环境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条件进一步改善。
    医院拥有45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其中2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临床重点专科,17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4个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一般项目和精品项目,12个重庆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医院历年来拥有包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国家杰青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专业技术二级岗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与发展计划”团队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人社局及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名中医等一批学术技术造诣高、临床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医院还拥有4个省部级研究平台,7个厅局级研究平台和7个临床转化机构,主办有JournalofClinicalandTranslationalHepatology(2020年入选SCI,2021年首个影响因子为4.108)、《中华肝脏病杂志》和《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杂志。
    医院自1962年成为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历经一甲子,现共有3个专业、27个教研室、20所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国家级品牌课程,近年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主编其他教材8本;医院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生导师58名(在职),硕士生导师251名(在职),培养一代代宽仁学子成为杏林股肱,服务一方百姓。
    作为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医院之一,重医附二院将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的健康观,恪守“克宽克仁、彰信兆民”的医院精神,“关怀、专注、创新”的医院理念,为全市和周边省市居民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医学研究,培养医学人才。全力将渝中院区打造成为高水平、创新型、特色化的重庆CBD标志性城市医院,江南院区打造成高水准、生态型、国际化医院,努力向国内一流医院的目标迈进!

    本单位职位

    更多

  • 中西医结合科编外人员(工勤岗、医学相关)
    大专起 全职 社招

    报名中 报名时间:2025.4.21-2025.4.25
  • 中西医结合科科研助理
    硕士起 全职 社招

    报名中 报名时间:2025.4.21-2025.4.25
  • 2025年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招录进入体检名单
    公示

    发布时间:2025.4.9
  • 规培/住培
  • 1、护士规培学员

  • 2、规培:放射影像技师

  • 3、规培:康复治疗师

  • 4、住培:内科、急诊科、皮肤科、神经内科、全科、康复医学科、外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骨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麻醉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放射肿瘤科、口腔全科、重症医学科

  • 5、住培:放射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急诊科、外科(泌尿外科方向)、外科(整形外科方向)、皮肤科、核医学科、眼科、放射肿瘤科、康复医学科、内科、外科、外科(神经外科方向)、外科(胸心外科方向)、妇产科、口腔全科、超声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骨科、全科、神经内科

  • 重庆公立医院招聘

    重庆民营医院招聘

    重庆市政府就业补贴

  • 城市搜索

    重庆市热门招聘单位

    招聘亮点

    康强栏目

    法律声明:转载需标注来源康强医疗人才网
    公招招聘常见问题
    免费发布招聘  免费发简历  登录/注册 
    登录账号 免费注册 找密码 去报名 看电话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