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全职博士后招聘启事--儿童保健(心理)学科团队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心理)学科-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学研究室实验平台因科研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3-5名,诚挚欢迎相关学科的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一、儿童保健学重点学科、儿童神经发育与认知障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儿童营养与发育行为障碍方向)简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与心理健康中心(又名“儿童保健(心理)科”)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最早一批儿童保健学科,2016年被国家卫健委批准为首批“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中心业务面积7000余平米,医护技研工作人员84人。中心实验室“重庆市营养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2018年“儿童营养与健康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由重庆市科技局获批,研究团队从事儿童营养与脑发育相关研究逾20年,先后承担过NSFC重点项目、NSFC-CHIR中加国际合作项目及NSFC面上项目20余项,牵头国家十四五重大专项课题1项、子课题2项,参研国家2030脑计划研究项目1项。先后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表彰。
二、儿童保健学重点学科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简介1:李廷玉,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重庆英才-名家名师荣誉获得者。美国SDBP会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防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早期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任第七版和第八版全国规划教材《儿科学》副主编、第三版《儿童保健学》共同主编。任《中华儿科杂志》副总编、《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等编委副主任委员。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加国际合作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及省部级课题等近40项;发表文章350余篇,其中Acta Neuropathol、J Clin Inves、Transl Psychiatry等高水平期刊发表SCI科研论文9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届儿科医师奖。(https://gs.cqmu.edu.cn/Gmis/dsfc/dsfcgrxx/128E45B3B5281AF17568C40043FA930B)
简介2:陈立,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学中心研究学者,美国波士顿大学儿科营养研究生。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兼任研究生导师,世界卫生组织CST中国专家组成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脑科学与脑健康促进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儿保专委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发育行为学组青年学组副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儿科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儿童保健专委会主任委员。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育健康及妇女儿童健康保障”重点专项、NSFC基金、国际营养研究基金、省部级重点项目等课题6项,作为骨干参研国家2030脑计划研究项目。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宋庆龄医学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一、二等奖,及中国西部巾帼科技创新大赛银奖。在Acta Neuropathologica、Translational Psychiatry等高水平期刊发表科研论文95篇(SCI收录37篇),近5年牵头/执笔/参编国际、国内指南/专家共识12部。(https://gs.cqmu.edu.cn/Gmis/dsfc/dsfcgrxx/266DE43D4BE657278D022C6FCFF6C45C)。
简介3:陈洁,研究员,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研所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学研究室、儿童神经发育与认知障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儿童营养与肠道天然免疫、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肠脑轴机制及营养干预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项,省部级及以下科研项目4项,累计科研经费6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逾60篇,以第二发明人获得专利1项。担任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生命科学部项目函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mSystems、iScience、Experimental Neurology、Br J Nutrition、Neurosci Bulletin、Front Psychiatry及《中国细胞生物学报》等杂志评审专家。分别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医学成果一、二等奖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共4项。(https://gs.cqmu.edu.cn/Gmis/dsfc/dsfcgrxx/3995FA364E3F1B9B7E4A6841D8E764BE)
三、研究方向(含拟开展的研究方向)
1.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诊断与干预研究
2.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4.孤独症谱系障碍肠脑轴机制研究及营养干预
5.儿童营养与肠道天然免疫
四、博士后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一般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下,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时间原则上在近3年内);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身心健康,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3.全职博士后必须保证在站期间能够脱产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临床医学博士后为即将或者正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博士申报。
4.以独立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收录刊物发表研究性论著1篇及以上(IF>3分)。
5.有大数据分析,神经网络环路等神经基础科学相关研究背景者优先。
五、博士后待遇
1.全职博士后待遇实行年薪制:全职博士后A岗年薪60万/年、B岗年薪40万/年、C岗年薪35万/年、D岗年30万/年。博士后E岗(临床医学博士后)达到出站条件给予一次性出站奖励绩效15万元。A、B、C岗资助期为3年,D岗、E岗资助期为2年。特别优秀博士后,可由博士后提出申请,医院按一事一议研究审批,约定薪酬待遇。支持博士后根据实际情况在站中申请调整博士后岗位和待遇。
2.提供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全职博士后A岗50万/人、B岗25万/人、C岗20万/人、D岗15万/人;博士后E岗(临床医学博士后)10万/人。
3.博士后中期考核优秀者,发放一次性奖励5000元/人。
4.支持站中通过公开考核招聘流程进编。
5.在站期间和出站留院后,可享受博士后职称“绿色通道”申报高级技术专业职称。
6.在站期间,达到相应条件可申报“儿院英才培育计划”,根据入选层次可获得最高100万元的科研经费及国内外进修培训等支持。
7.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同级别及以上科研项目,或已经符合出站标准的博士后,因课题研究等原因需延长在站工作时间,经申请获批后延期时间(1年内)的薪酬待遇按原待遇标准执行。
8.超额完成的科研成果,按医院相关科研奖励政策享受奖励。
9.出站时达到医院人才引进标准,可申请按“儿院英才引进实施办法”全职引进(提供编制)、留院工作。
10.全力支持博士后申报(包括但不限于)国家资助研究人员计划A类(国家“博新计划”)、重庆市“博新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等博士后人才类项目、科研类项目和国际交流项目,获准后叠加享受资助。
六、申请方式及流程
请意向申请人将个人详细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教育和工作经历、科研经验和总结、发表文章、所获奖励和荣誉等)发送到jchen010@hospital.cqmu.edu.cn或chenli@cqmu.edu.cn邮箱。邮箱主题请注明“姓名+应聘全职博士后”。应聘者报名材料按相关规定予以保密。
申请流程:邮箱报名提交电子材料--简历初筛--通知面试--体检--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签订合同。
七、联系方式
儿童保健(心理)学科-儿童保健与发育行为学研究室联系人及电话:陈老师电话:**邮箱:jchen010@hospital.cqmu.edu.cn或chenli@cqmu.edu.cn
医院官网:https://www.chcmu.com
医院人事处电话(博士后政策咨询):刘老师、张老师电话**
邮箱:chcmuhr@163.com
招满为止,有意请电话咨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