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全职
年龄:不限
一、患者评估与诊断
接诊与病史采集:接待患者,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原因、病程、治疗史、既往病史等),了解患者的功能障碍表现及康复需求。
功能评估:通过体格检查、专业量表测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等方式,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言语功能、认知功能、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明确功能障碍的性质、程度及预后。
诊断与鉴别诊断:结合评估结果,做出康复医学诊断,区分原发性与继发性功能障碍,排除其他可能影响康复的疾病因素。
二、康复治疗计划制定与实施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康复目标(短期与长期)及身体状况,制定科学、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明确治疗方式(如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治疗频率、预期效果及调整方案。
团队协作安排:协调康复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等)、护士、心理医生、假肢矫形师等团队成员,明确各角色的职责,确保治疗计划的协同实施。
治疗过程监控:定期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评估治疗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解决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如疼痛加剧、并发症等)。
三、患者管理与教育
全程康复管理: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康复管理,包括住院期间的治疗安排、病情记录、疗效评估,以及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如家庭康复训练计划、注意事项等)。
患者及家属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案,指导其掌握基础的康复训练方法、日常护理技巧及安全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心理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因功能障碍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积极参与康复治疗。
四、医疗文书与沟通
规范书写医疗文书:及时、准确、完整地书写病历、病程记录、康复评估报告、治疗计划、出院小结等医疗文书,确保符合医疗规范及法律法规要求。
沟通与反馈:与患者及家属保持密切沟通,定期反馈康复进展;与其他科室(如临床科室、手术室等)进行业务沟通,协调患者的转诊、会诊等事宜。
五、专业发展与质量控制
专业学习与培训:保持对康复医学领域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培训课程等,提升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
质量控制与改进:参与科室的康复医疗质量控制工作,遵守医疗核心制度,减少医疗差错;总结临床经验,参与康复医学科研项目或临床研究,推动康复治疗技术的改进。
健康宣教与预防:参与社区或医院的康复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康复知识,指导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群体进行预防性功能维护,降低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